建设网站的和服务器,高德地图可以看国外吗,学做网站多长时间,vps wordpress 安装简介#xff1a; 2020年12月CentOS项目组宣布CentOS 8将于2021年12月31日结束支持#xff0c;这意味着从2022年开始#xff0c;使用CentOS 8的用户#xff0c;将无法得到来自官方的新硬件支持、bug修复和安全补丁。针对这一情况#xff0c;移动云大云操作系统团队基于国内…简介 2020年12月CentOS项目组宣布CentOS 8将于2021年12月31日结束支持这意味着从2022年开始使用CentOS 8的用户将无法得到来自官方的新硬件支持、bug修复和安全补丁。针对这一情况移动云大云操作系统团队基于国内开源社区深度定制推出了企业定制版操作系统BC-Linux V8.2版本。
注继统信基于龙蜥社区Anolis OS 8发行其Linux操作系统商业版——统信服务器操作系统V20后龙蜥社区理事成员单位移动云也发布了基于龙蜥 Anolis OS 的BC-Linux V8.2 通用版操作系统。本文来自移动云欢迎更多合作伙伴加入龙蜥社区。 概述
2020年12月CentOS项目组宣布CentOS 8将于2021年12月31日结束支持这意味着从2022年开始使用CentOS 8的用户将无法得到来自官方的新硬件支持、bug修复和安全补丁。针对这一情况移动云大云操作系统团队基于国内开源社区深度定制推出了企业定制版操作系统BC-Linux V8.2版本。
本次发布的BC-Linux V8.2是基于龙蜥社区Anolis OS 8.2版本深度定制的X86服务器通用版操作系统与RHEL 8、CentOS 8软硬件生态100%兼容。BC-Linux V8.2版本搭载了双内核分别为标准内核4.19和BEKBigCloud Enterprise Kernel内核5.10支持TCP层跟踪功能、离线调度算法、KATA安全容器、OS迁移工具、自动化部署工具等在系统的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都做了深度优化和特性增强具有高可用、高安全、高稳定等商业发行版本特点为用户提供高效、专业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特色功能介 双内核技术
BC-Linux V8.2支持双内核技术增加了BEK内核BEK内核基于内核社区长期支持版本5.10进行定制化开发及增强满足客户对于高版本内核的使用需求同时支持默认内核4.19版本满足多场景需求 ML/LT内核
提供对ML内核mainline及LT内核longterm的支持并定期维护更新。
功能增强及系统性能优化
启动时间优化完成内核启动时间深度优化同环境下内核启动时间相比CentOS提升30%以上系统启动时间相比CentOS提升10%以上。内存使用率优化提升物理机可用内存大小7%支持page owner特性可用于定位内核内存泄漏和驱动使用大量内存等问题完整支持cgroup v2提供多种 IO 隔离方案包括buffer IO 限流cgroup writebackblk-iocost 权重控制等解决长期以来IO不能彻底隔离的难题支持XDP(eXpress Data Path)高性能内核网络协议绕开了传统TCP/IP内核协议栈UDP性能提升1倍以上近于DPDK等用户态网络方案的性能支持随机化空闲列表提高了直接映射内存侧缓存的性能和利用率引入CPU离线调度算法框架有效提升系统CPU利用率支持离线在线业务混布新增实现TCP层服务监控功能支持内核态采集TCP服务状态可用于定位网络问题发现性能瓶颈IO性能增强根据fio测试结果BC-Linux V8.2相比CentOS 8.2在随机写性能方面增强15%左右顺序读性能增强4%左右内存增强根据ramspeed 和stream测试结果BC-Linux V8.2内存综合性能较CentOS 8.2提升6%左右。BC-Linux V8.2提供从CentOS 8系统到BC-Linux 8的迁移工具帮助系统及应用的顺滑迁移主要有以下优点
支持用户从CentOS 8平滑迁移到BC-Linux 8业务不受影响操作简单执行单指令后工具自动化完成无需人工干预帮助客户解决CentOS 8停服的烦恼实现系统平稳过渡。BC-Linux V8.2版本采用多种安全增强的手段提升系统的安全性。 可信计算
BC-Linux V8.2将TPM2.0模块和ACM作为可信根对服务器进行可信启动静态度量实现从服务器上电到操作系统启动之间的信任链使用IMA完整性度量框架实现对可执行文件进行运行时动态完整性度量。
安全加固
BC-Linux V8.2集成安全加固功能为BC-Linux操作系统提供了安全加固、系统软件包漏洞检测、rootkit入侵检测等功能提供系统安全基线的一键化配置、回退、生成检测报告快速系统漏洞扫描、报告输出等操作。
双因子认证
BC-Linux V8.2集成双因子认证功能采用基于时间、事件和密钥三变量而产生的一次性密码来代替传统的静态密码实现更加安全的用户认证。 BC-Linux V8.2版本通过内核热升级、进程热升级技术分别从内核级、进程级实现了单节点的不停服升级实现了全栈热升级业务零中断。
进程热升级
进程热升级可以在无需重启应用程序即可进行重要安全更新实现秒级在线热修复有效提高业务的高可用性。同时适用于所有进程热升级操作简单方便可靠性高可多次重入支持可持续的版本迭代热升级支持反向操作随时可选择恢复原始状态。
内核热升级
内核热升级能够动态的修复操作系统内核和模块的缺陷函数无需重启系统即可升级内核最大程度减少了系统宕机时间可快速应用重要的以及安全相关的内核补丁缩短漏洞修复时间支持回滚操作可快速恢复至升级前状态不会造成系统任何性能损失。 为了更好地保障BC-Linux系统订阅用户得到全方位商业化的服务如软件包安装及升级服务技术支持和维护等并使这些服务可以被授权和跟踪。BC-Linux V8.2默认集成授权管理工具增加了DNF的授权管理插件操作系统需要向DNF服务器进行授权认证才可以进行软件升级。 BC-Linux V8.2支持新一代容器-KATA安全容器完成了KATA安全容器性能优化首次在移动云内网镜像源场景应用上线。同时针对docker-ce及其组件进行了增强具体包括
完成了KATA安全容器性能优化启动时间达到秒级性能损耗不超过3%安全性增强修复了CVE-2019-14271、CVE-2020-13401、CVE-2021-30465更新了containerd版本到1.5.2提升稳定性和性能修复了部分漏洞提升docker容器的稳定性。BC-Linux V8.2提供了自动化部署工具bclinuxManTool该工具基于PXE技术实现了无人值守、同时批量、灵活配置地部署多台服务器操作系统的功能。工具通过web界面与用户交互提供灵活、便捷的配置功能实现了远程、快速部署服务器集群的能力具有以下特点
支持同批次不同服务器选择安装多种不同的Linux发行版镜像支持根据服务器角色选择多种操作系统预装应用软件集支持灵活地预定义不同的磁盘分区及各分区大小支持灵活的定制化脚本实现操作系统安装后的系统配置包括主机名、IP地址应用软件配置等。
BC-Linux 8与BC-Linux 7系列主要区别
BC-Linux 8系列操作系统相对于BC-Linux 7系列带来了诸多改进主要有以下几点 名称 BC-Linux 8 BC-Linux 7 内核版本 采用4.19-x版本内核增加了诸如5级内存页表、全面支持Cgroup V2、MD集群、内核early kdump等新功能 采用3.10-x版本内核 软件包管理工具 DNF(YUMv4)相比YUM v3有以下优点 优化性能支持模块化内容设计良好的稳定 API用于与工具集成 YUM v3 编程语言版本 Python 3 PHP 7.2 Ruby 2.5 Node.js 10 Python 2 PHP 5.4 Ruby 2.0.0 主要的软件仓库(Yum源) BaseOS --提供操作系统功能的核心组件为所有安装提供基础操作系统的基础。 AppStream --包括额外的用户空间应用程序、运行时语言和数据库来支持各种工作场景。 os -- 操作系统的基础软件仓库包含大部分软件和工具 updates -- os里面更新的软件包 网络配置 网络相关服务管理已经转移到NetworkManager不再是network网络脚本已弃用且不再默认提供如果要使用可以安装“network-scripts”包系统提供新的 ifup 和 ifdown命令行后台通过nmcli工具调用NetworkManagerdhcp默认使用使用NetworkManager的internal插件而不是dhclient network和NetworkManager 时间同步协议 chronyd不再支持NTP chronyd与NTP都支持 TCP协议栈 拥有4.19版本的TCP协议栈可以提供更高的性能、更好的可伸缩性和更稳定的性能此外还有两种新的TCP拥塞算法。 3.10版本的TCP协议栈 网络数据包过滤(netfilter) nftables相比iptables数据包过滤工具有以下改进 查找表而不是线性处理IPv4 和 IPv6 使用同一个协议框架规则自动应用支持在规则集(nftrace)和监控追踪事件中调试和追踪 iptables
总结
此次BC-Linux V8.2版本发布带来了诸多的改进加入了新的特性与功能提升了性能和稳定性也是应对CentOS停止更新的举措之一。本次发布的x86_64版本镜像除了支持常见的x86服务器之外还支持采用海光CPU、兆芯CPU的服务器以及大云磐石服务器。后续BC-Linux会继续与国内自主可控开源社区进行合作持续推出Linux服务器操作系统为移动云及各项目提供自主可控、安全稳定的统一操作系统技术底座。
原文链接 本文为阿里云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