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推广策划包含哪些内容,建网站保定,自学ui设计一般学多久,seo基础教程本文为2020年8月28日徐文伟在长沙由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举办的“数学促进企业创新发展论坛”上的发言来源#xff1a;中国科学院院刊徐文伟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xff0c;华为战略研究院院长后香农时代数学决定未来发展的边界数学作为基础的基础#xff0c;将决定未来发… 本文为2020年8月28日徐文伟在长沙由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举办的“数学促进企业创新发展论坛”上的发言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刊徐文伟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华为战略研究院院长后香农时代数学决定未来发展的边界数学作为基础的基础将决定未来发展的边界数学家越努力成果越卓著。过去20多年数学在提升华为产品竞争力方面起了极大作用我们非常愿意与大家分享华为如何把工程问题转变为数学问题的经验同时我们也将在本次大会发布信息产业面临的十大工程和数学问题张榜求贤希望与数学家们攻克难关。我们正处于交叉科学及新技术爆发的前夜在未来二三十年里人类社会将进入智能社会。智能社会有3个特征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在智能社会万物可感感知物理世界并转变为数字信号网络联接万物将所有数据实现在线联接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将实现万物智能。这些新的工作、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与70年前香农时代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当初香农时代需要解决的是面向人与人的可靠通信问题。香农信息论主要基于离散无记忆有损传输的假设实现了点对点传输通过信源编码保证网络传输的内容可以让人理解通过信道编码保证传输的内容不会出错。基于70年前香农发布的这个定理信息产业有了超过50年的高速发展发明了一代又一代的通信产品。但是我们一路走到现在的5G时代几乎达到了香农定理的极限。同样冯·诺依曼架构等也都是几十年前提出的。可以说当前的创新主要是把几十年前的理论成果通过技术和工程来实现。随着智能社会的到来通信的场景发生了根本变化也更加多样化。过去是以人与人、点对点可靠传输为主现在出现了单点对多点、多点对多点、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等多种通信模式。那么人与人的通信是否可以更好地满足人的认知要求机器与机器的通信是否可以不考虑人对内容的理解探索高层次的语义问题多点对多点能否解决更复杂的香农容量域的难题。这些都是点对点可靠传输没有考虑到的场景和问题。这些新场景、新问题、新挑战我们可以称之为进入了后香农时代。在后香农时代需要理论的突破和工程技术的发明更需要数学家们发挥核心作用。去年华为提出了“华为创新2.0”。“创新2.0”的核心是基于愿景和假设的基础理论突破和基础技术的发明解决从0—1的问题。而理论突破和基础技术的发明来源于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学科的基础研究而数学是基础之基础。华为公司一直非常重视数学目前已经有700多位数学博士。早在1998年华为在俄罗斯成立了第一个数学研究所。2016年10月在巴黎成立了第二个数学研究所。华为吸引了很多数学家成果丰硕。例如2008年华为俄罗斯数学家用非线性数学多维空间逆函数解决了GSM多载波干扰问题当时攻克了2G、3G基站合一的难题现在实现了2G、3G、4G、5G基站融合基站功耗降低50%集成度大大提升帮助华为无线一举在欧洲和全球取得领先数学家真是功不可没。同样在国内华为与众多的数学领军专家开展了深度的合作例如华为与张平文院士、徐宗本院士、李安民院士都建立了数学联合实验室同时还有与高校和研究机构有大量合作课题如我们与中国科学院马志明院士、天津大学陈永川院士等。华为希望与学术界及研究机构一起深入合作共同推进基础研究的工作工业界的参与一方面可以加快科学家研究成果的商业落地另一方面工业界分享的客户需求行业挑战和世界级难题对研究方向是极大的牵引作用是双向的能量交换和增益过程我们将持续加大与数学家的合作。展望未来我们希望与各位数学家们一起努力实现四个目标第一超越身体限制提升感知能力比如更好的拍照技术。第二超越生物智慧发展新型计算比如更好的人工智能。第三跨越空间障碍实现身临其境比如真人级全息通信。第四拓展认知极限开发介观器件比如原子设计与组装。此次数学促进企业创新发展论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分享平台华为专场报告中将发布“后香农时代面向数学的十大挑战问题”包括利用更少的资源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等获得更高的性能需要暴力计算的场景采用数学算法和软件优化等减少资源消耗等等业界难题。后香农时代数学作为基础的基础将决定未来发展的边界数学家越努力成果越卓著我们的边界将会越来越延展直到趋向无限信息产业面向数学的十大挑战问题后香农时代面向数学的十大挑战问题华为发布2020.08.28 长沙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数学促进企业创新发展论坛华为发布于2020年8月28日在长沙由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举办的“数学促进企业创新发展论坛”1语义信息论--有损信源编码的极限和可行算法信息产业面向数学的十大挑战问题之一2挑战无损熵编码的极限信息产业面向数学的十大挑战问题之二3网络基本业务模型问题信息产业面向数学的十大挑战问题之三4MassiveMIMO 容量域问题信息产业面向数学的十大挑战问题之四5非线性信道补偿问题信息产业面向数学的十大挑战问题之五6大规模通信网络的最优控制问题信息产业面向数学的十大挑战问题之六7反问题高精度快速求解问题信息产业面向数学的十大挑战问题之七8高效的纠删码问题信息产业面向数学的十大挑战问题之八9DNN可解释性信息产业面向数学的十大挑战问题之九10超大规模数据近似计算信息产业面向数学的十大挑战问题之十徐文伟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华为战略研究院院长。于1991年加入华为主持华为第一代局用程控交换机开发设计出华为第一颗芯片并成立器件室“海思”前身。在华为开发部期间分别负责芯片、总体技术、战略规划和预研部总裁等工作。从2002年起历任华为国际产品行销及营销总裁、欧洲片区总裁、海思总裁、战略与Marketing总裁、销售与服务总裁、片区联席会议总裁、企业业务集团 CEO、公司战略Marketing总裁、IRB产品投资评审委员会主任等。同时负责华为与全球高校、研究机构的技术合作和基础研究以及公司的风险投资和技术并购等以愿景驱动和世界级难题出发负责华为公司未来5-10年的基础技术、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的研究以及新商业机会的研究。总监制杨柳春责任编辑张帆助理编辑PAN未来智能实验室的主要工作包括建立AI智能系统智商评测体系开展世界人工智能智商评测开展互联网城市云脑研究计划构建互联网城市云脑技术和企业图谱为提升企业行业与城市的智能水平服务。 如果您对实验室的研究感兴趣欢迎加入未来智能实验室线上平台。扫描以下二维码或点击本文左下角“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