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暧暧暖网站,公司文化企业建设,wordpress 页 定制,网站关于我们怎么做在实际工作中#xff0c;系统的运行会产生大量的日志 、临时、以及生产文件等数据。所以对磁盘空间也是有一定要求的。但在前期工作中#xff0c;可能不会需要太大的空间#xff0c;但是随着后期的使用#xff0c;存储空间需求很大。这个时候进行扩容就可以了。一般情况下系统的运行会产生大量的日志 、临时、以及生产文件等数据。所以对磁盘空间也是有一定要求的。但在前期工作中可能不会需要太大的空间但是随着后期的使用存储空间需求很大。这个时候进行扩容就可以了。一般情况下简单的扩容分两种1、添加新硬盘扩容2、虚拟磁盘扩容(此种情况只能硬盘扩容无法缩小如何缩小后面再记录)。一、MBR磁盘格式扩容1、添加硬盘这个步骤最好关机操作或者添加完成后重启。因为必须系统重启才能完全的识别新加的硬盘。2、开机/重启完成后就可以查看到新添加的硬盘。3、这里有两种情况。(1)新添加硬盘的空间较小而且全都用于一处可以直接将新加硬盘不进行分区直接格式化使用。(a.1)centos 7中可以格式化为xfs文件系统。(a.2)centos 6中可以格式化为ext4文件系统。(b.1)centos 7 将格式化好的硬盘挂载到需要的地方(我这里新建的test目录)(b.2)centos 6 将格式化好的硬盘挂载到需要的地方(我这里新建的test目录)(c.1)centos 7 上面是临时挂载想要实现永久挂载需要写入配置文件(/etc/fstab)中。这样当系统重启时会读取配置文件以实现自动挂载。(c.2)centos 6 上面是临时挂载想要实现永久挂载需要写入配置文件(/etc/fstab)中。这样当系统重启时会读取配置文件以实现自动挂载。(2)新加硬盘的容量较大且用于多处时可以进行分区来使用。(我们这里20GB硬盘划分两个分区进行试验)。下面步骤6和7版本一致。(a)输入“fdisk /dev/sdb”管理/dev/sdb 硬盘设备输入m可以查看帮助。(b)输入“n”创建一个新分区。(c)这里是选择主分区还是扩展分区我们可以选择主分区。(关于主分区可以查看前一篇文章)(d)这里是主分区的编号(1-4)选择1即可。(e)下面两步是始和终位置。(可以根据需要划分我这里划分5G的空间sdb1。但是初始位置最好默认这样不会造成空间浪费。)(f)划分完成可以继续划分。(我这里划分了一扩展分区空间大小15GBsdb2)(g)当扩展分区划分完成后在扩展分区的基础上再次进行分区操作就会显示“l”选项且逻辑分区自动从编号5开始。(h)划分完成后“w”进行保存。保存完成后可以看到这两个设备文件。之后进行格式化(参考上面步骤)进行挂载使用。上图中sdb1 是主分区sdb2 是扩展分区而sdb5、6是包含在sdb2中的逻辑分区。(i)分区完成后保存→退出→格式化→挂载→写入配置文件。配置文件/etc/fstab第一列设备文件名或者是UUID两者都可以。(UUID可以使用ll /dev/disk/by-uuid/查看)第二列挂载点第三列文件系统(本分区格式化什么样就写什么样)第四列挂载选型第五列代表是否备份。0代表不备份1代表每天备份2代表不定期备份。第六列是否检查分区。0代表不检查1代表启动时检查2代表启动后检查。二、GPT磁盘格式扩容上面的fdisk是真对MBR磁盘格式进行分区而对GPT磁盘格式分区需要parted命令。1、介绍2、分区操作使用fdisk -l 命令可以查看到此分区。可以使用mkfs 命令将分区格式化为需要的分区格式。3、parted命令可以改变分区大小但只能改变ext2格式的分区大小。来源https://www.cnblogs.com/641055499-mozai/p/12955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