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外贸,网站建设 繁体,黑马程序员培训怎么样,长治网站开发1. 大型信息系统
1.1. 大型信息系统是指以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支撑#xff0c;规模庞大#xff0c;分布广阔#xff0c;采用多级 网络结构#xff0c;跨越多个安全域#xff1b;处理海量的#xff0c;复杂且形式多样的数据#xff0c;提供多种类型应用 的大系统
1.1.…
1. 大型信息系统
1.1. 大型信息系统是指以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支撑规模庞大分布广阔采用多级 网络结构跨越多个安全域处理海量的复杂且形式多样的数据提供多种类型应用 的大系统
1.1.1. 【高20下选16】
1.1.1.1. 【高18上选22】
1.2. 大型信息系统一般采用多级网络结构、跨域多个安全域、网络关系复杂、接口众多
1.2.1. 【高19上选22】
1.3. 大型信息系统是指以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支撑
1.3.1. 【高18下选23】
2. 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和新技术
2.1. 1.高速度大容量
2.2. 2.集成化和平台化
2.3. 3.智能化
2.4. 4.虚拟计算
2.5. 5.通信技术
2.6. 6.遥感和传感技术
2.7. 7.移动智能终知
2.8. 8.以人为本
2.9. 9.信息安全
2.10. 【高18下选01】
3. 3版
4. 信息技术
4.1. 硬技术(物化技术
4.1.1. 传感器、服务器、智能手机、通信卫星、笔记本电脑
4.2. 软技术(非物化技术)
4.2.1. 获取与处理的各种知识、方法与技能如语言文字技术、数据统计分析技术、规划决策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
5. 存储和数据库
5.1. 存储分类根据服务器类型分
5.1.1. 封闭系统的存储
5.1.1.1. 大型机等服务器
5.1.2. 开放系统
5.1.2.1. 麒麟、欧拉、UNIX、Linux等操作系统的服务器
5.2. 开放系统的存储
5.2.1. 内置存储
5.2.2. 外挂存储
5.2.2.1. 直连式存储Direct-AttachedStorage, DAS
5.2.2.2. 网络化存储Fabric-Attached Storage, FAS
5.2.2.2.1. 网络接入存储Network-Attached StorageNAS
5.2.2.2.1.1. 【高18下选21】
5.2.2.2.2. 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SAN
5.3. 存储虚拟化Storage Virtualization
5.3.1. “云存储”的核心技术
5.4. 绿色存储Green Storage
5.4.1. 最终目的是提高所有网络存储设备的能源效率用最少的存储容量来满足业务需求从而消耗最低的能源
5.5. 数据结构模型
5.5.1. 层次模型
5.5.2. 网状模型
5.5.3. 关系模型
5.6. 常用数据库类型
5.6.1. 关系型数据库
5.6.1.1. 支持事务的ACID原则
5.6.1.1.1. 原子性(Atomicity)、一致性(Consistency) 隔离性
(Isolation) 持久性(Durability
5.6.2. 非关系型数椐库
5.6.2.1. 键值数据库
5.6.2.2. 列存储(Column-oriented)数据库
5.6.2.3. 面向文档(Document-Oriented)数据库
5.6.2.3.1. 键值数据库的升级
5.6.2.3.2. 比键值数据库的查询效率更高
5.6.2.3.3. 数据以文档形式存储
5.6.2.4. 图形数据库
5.7. 数据仓库
5.7.1. 清洗/转换/加载Extract/Transformation/Load, ETL
5.7.2. 元数据
5.7.3. 粒度
5.7.4. 分割
5.7.5. 数据集市
5.7.5.1. 小型的面向部门或工作组级的数据仓库
5.7.6. 数据模型
5.7.7. 人工关系
5.7.7.1. 在决策支持系统环境中用于表示参照完整性的一种设计技术
5.7.8. 流程
5.7.8.1. 数据清洗包括填充空缺值识别孤立点去掉噪声和无关数据
5.7.8.2. 数据集成将多个数据源中的数据结合起来存放在一个一致的数据存储中
5.7.8.3. 数据变换将原始数据转换成为适合数据挖掘的形式
5.7.8.4. 数据归约缩小数据的取值范围使其更适合于数据挖掘算法的需要并且能够得到和原始数据相同的分析结果
5.7.8.4.1. 【高19上选04】
5.7.9. 数据源
5.7.10. 数据的存储与管理
5.7.11. 联机分析处理On-Line Analytic ProcessingOLAP服务器
5.7.11.1. 基于关系数据库的OLAP (Relational OLAP, ROLAP)
5.7.11.2. 基于多维数据组织的 OLAP (Multidimensional OLAP, MOLAP
5.7.11.3. 基于混合数据组织的 OLAP (Hybrid OLAP,HOLAP)
5.7.12. 前端工具
5.7.12.1. 查询工具、报表工具、分析工具、数据挖掘工具以及各种基于数据仓库或数据集市的应用开发工具
6. 物联网
6.1. 【高19上选71】
6.1.1. 【高18下选71】
6.2. 三层
6.2.1. 感知层由各种传感器以及传感器网关构
6.2.1.1. 包括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二维码标签、RFID 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GPS 等感知终端
6.2.1.2. RFID感知层
6.2.1.2.1. 【高19上选01】
6.2.1.3. 手环肯定会感知你的运动数据才能分析的
6.2.1.3.1. 【高21上选08】
6.2.2. 网络层由各种私有网络、互联网、有线和无线通信网、网络管理系统和云计算平台等组成
6.2.2.1. 【高22下选06】
6.2.3. 应用层是物联网和用户包括人、组织和其他系统的接口
6.3. 物品与物品(Thing to ThingT2T)
6.4. 人与物品(Human to ThingH2T)
6.5. 人与人(Human to Human, H2H)
6.6. 两项关键技术分别是传感器技术和嵌入式技术
6.6.1. 【高18下选05】
6.7. 关键技术
6.7.1. 传感器技术
6.7.1.1. 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
6.7.2. 传感网
6.7.2.1. 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MEMS
6.7.3. 应用系统框架
7. 云 计 算
7.1. 【高21下选71】
7.2. 对网络负载进行压力测试判断系统能否自行通过调整网络带宽来保障网络传输性能测试云计算平台网络的弹性伸缩能力
7.2.1. 【高21上选06】
7.3. 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
7.3.1. 【高18上选06】
7.3.2. 向用户提供计算机能力、存储空间等基础设施方面的服务
7.4. 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 SaaS)
7.4.1. 【高19上选05】
7.4.2. 向用户提供应用软件(如CRM、办公软件等)、组件、工作流等虚拟化软件的服务
7.5. 平台即服务(Platform as a Service, PaaS
7.5.1. 向用户提供虚拟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Web应用等平台化的服务
7.6. 关键技术
7.6.1. 虚拟化技术
7.6.1.1. 容器Container技术
7.6.1.1.1. Docker
7.6.1.1.1.1. 【高22上选10】
7.6.1.1.1.2. 一个容器化平台它将应用程序及其所有依赖项以容器的形式打包在一起以确保应用程序在任何环境(无论是开发环境、测试环境还是生产环境)中无缝运行
7.6.2. 云存储技术
7.6.2.1. 分布式文件系统
7.6.3. 多租户和访问控制管理
7.6.3.1. 基于ABE密码机制的云计算访问控制
7.6.3.1.1. 数据提供者、可信第三方授权中心、云存储服务器和用户
7.6.4. 云安全技术
7.6.4.1. 云计算安全性
7.6.4.2. 保障云基础设施的安全性
7.6.4.3. 云安全技术服务
8. 大数据
8.1. 【高22下选72】
8.1.1. 【高20下选71】
8.1.2. 【高19上选21】
8.1.3. 【高18下选06】
8.2. 5 个 V, Volume (大量)、Variety (多样)、Value (价值)、
Velocity (高速)和 Veracity (真实性)来概括大数据的特征
8.2.1. 【高21上选07】
8.3. 大数据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
8.3.1. 【高19下选03】
8.4. 关键技术
8.4.1. 大数据获取技术
8.4.2. 分布式数据处理技术
8.4.2.1. Hadoop常用于离线的复杂的大数据处理
8.4.2.2. Spark常用于离线的快速的大数据处理
8.4.2.3. Storm常用于在线的实时的大数据处理
8.4.2.4. MapReduce 是大规模数据集的并行计算框架
8.4.2.4.1. 【高22上选03】
8.4.3. 大数据管理技术
8.4.3.1. 采用MPP架构的新型数据库集群
8.4.3.2. 围绕Hadoop衍生出相关的大数据技术
8.4.3.3. 基于集成的服务器、存储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扩展性的大数据一体机
8.4.4. 大数据应用和服务技术
8.4.4.1. 分析应用技术
8.4.4.2. 可视化技术
8.4.4.2.1. 文本可视化技术、网络图可视化技术、时空数据可视化技术、多维数据可视化和交互可视化
9. 区块链
9.1. 【高21下选72】
9.1.1. 【高21上选72】
9.1.2. 【高19上选06】
9.1.3. 【高19上选72】
9.1.4. 【高18上选72】
9.2. “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技术”这两个概念经常被互相替代使用
9.2.1. 【高20下选07】
9.2.1.1. 【高18上选05】
9.3. 区块链系统由数据层、网络层、共识层、激励层、合约层和应用层组成
9.3.1. 网络层则包括分布式组网机制、数据传播机制和数据验证机制等
9.3.1.1. 【高18上选04】
9.4. 公有链(Public Blockchain)、联盟链(Consortium Blockchain)、私有链(Private Blockchain和混合链Hybrid Blcokchain四大类
9.5. 特征
9.5.1. 多中心化
9.5.2. 多方维护
9.5.3. 时序数据
9.5.4. 智能合约
9.5.5. 不可篡改
9.5.6. 开放共识
9.5.7. 安全可信
9.6. 关键技术
9.6.1. 分布式账本
9.6.2. 加密算法
9.6.2.1. 散列算法也叫数据摘要或者哈希算法
9.6.3. 共识机制
9.6.3.1. 合规监管
9.6.3.2. 性能效率
9.6.3.3. 资源消耗
9.6.3.4. 容错性
9.7. 区块链将成为互联网的基础协议之一
10. 边缘计算
10.1. 【高21上选71】
10.2. 分布式计算的一种形式在网络边缘的节点上进行重要的处理和数据存储
11. 人工智能
11.1. 【高22上选75】
11.1.1. 【高20下选05】
11.1.2. 【高20下选72】
11.1.3. 【高18下选72】
11.1.4. 【高18上选71】
11.1.5. 【高23上选72】
11.2. 智能音箱
11.2.1. 【高19下选05】
11.3. 能够利用己有的知识对信息进行分析、计算、比较、判断、联想和决策属于智能的记忆和思维能力
11.3.1. 【高18上选02】
11.4. 关键技术
11.4.1. 机器学习
11.4.2. 自然语言处理
11.4.2.1.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NLP
11.4.2.2. Natural Language Toolkit(NLTK)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包
11.4.2.2.1. 【高21下选06】
11.4.2.2.2. 擅长自然语言处理
11.4.2.3. 机器翻译、舆情监测、自动摘要、观点提取、文本分类、问题回答、文本语义对比、语音识别、中文OCR
11.4.3. 专家系统
11.4.3.1. 由人机交互界面、知识库、推理机、解释器、综合数据库、知识获取等6个部分构成
12. 虚拟现实
12.1. Virtual RealityVR
12.2. 沉浸性、交互性、多感知性、构想性(也称想象性)和自主性
12.3. 关键技术
12.3.1. 人机交互技术
12.3.2. 传感器技术
12.3.2.1. VR设备
12.3.3. 动态环境建模技术
12.3.3.1. 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 CAD
12.3.4. 系统集成技术
12.4. ROS 是一个机器人软件平台 它能为异质计算机集群提供类似操作系统的功能
12.5. 开源计算机视觉(OpenCV) 是一个主要针对实时计算机视觉的编程函数库
12.6. ARToolKit 它是一个 C/C语言编写的库 通过它可以让我们很容易的编写增强现实应用程序 1. 网络类别
1.1. 个人局域网Personal Area Network, PAN
1.2.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
1.3. 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MAN
1.4.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 WAN
1.5. 公用网Public Network
1.6. 专用网Private Network
2. OSI 七层协议
2.1. 物理层
2.2. 数据链路层
2.3. 网络层
2.3.1. 【高21上选03】
2.3.2. 路由器
2.3.2.1. 通过逻辑地址进行网络之间的信息转发
2.3.3. 网络层其主要功能是将网络地址例如IP 地址翻译成对应的物理地址例如网卡地址并决定如何将数据从发送方路由到接收方。在 TCP/IP 协议中网络层具体协议有 IP、ICMP、IGMP、IPX、ARP 等
2.3.3.1. 【高20下选02】
2.3.3.1.1. 【高18上选20】
2.4. 传输层
2.4.1. udp
2.4.1.1. 【高18下选19】
2.5. 会话层
2.5.1. 负责在网络中的两节点之间建立和维持通信以及提供交互会话的管理功能
2.5.2. 常见的协议有 RPC、SQL、NFS
2.5.3. 【高22上选08】
2.6. 表示层
2.7. 应用层
2.7.1. Telnet
2.7.1.1. 【高19上选19】
3. TCP/IP协议
3.1. IPv6 的地址长度为 128 位也就是 2 的 128 次方是 IPv4 地址长度的 4 倍
3.1.1. 【高19下选13】
3.2. 网络接口层
3.2.1. 兼并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3.3. 网络层
3.3.1. 处理信息的路由和主机地址解析
3.3.2. IP、ICMP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GMP 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网际组管理协议、ARP Address Resolution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和 RARP 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反向地址解析协议
3.4. 传输层
3.4.1. 负责提供流量控制、错误校验和排序服务
3.4.2. TCP和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
3.5. 应用层
3.5.1. FTP 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TFTP Trivial File Transfer Protocol,简单文件传输协议、HTTP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SMTP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DHCP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Telnet 远程登录协议DNS 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SNMP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3.5.2. TFTP(简单文件传输协议)是用来在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进行简单文件传输的协议提供不复杂、开销不大的文件传输服务
3.5.2.1. 【高18上选19】
4. IEEE802 规范包括
4.1. 【高18上选21】
4.2. 802.1(802 协议概论)、802.2(逻辑链路控制层 LLC 协议)、802.3(以太
网的 CSMA/CD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协议)、802.4(令牌总线 TokenBus 协议)、802.5(令牌环 TokenRing 协议)、802.6(城域网 MAN 协议)、802.7(FDDI 宽带技术协议)、802.8(光纤技术协议)802.9(局城网上的语音数据集成规范)、802.10(局城网安全互操作标准)、802.11(无线局域网 WLAN 标准协议)
4.3. 无线网络安全技术或协议
4.3.1. 【高20下选13】
5. 软件定义网络
5.1.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SDN
5.2. 一种新型网络创新架构
5.3. 网络虚拟化的一种实现方式
5.4. 通过软件编程的形式定义和控制网络
6.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6.1. 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5G
6.2. 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特点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
6.3. 面向物联网、低时延场景的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 NB-IoT)和增强型机器类型通信(enhanced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eMTC)、工业物联网(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IIoT)和低延时高可靠通信(Ultra 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
6.4. 4G 技术已经很普遍了不应该属于新技术了
6.4.1. 【高18上选01】
7. 移动互联网特点
7.1. 【高20下选15】
7.2. 终端移动性
7.3. 业务使用的私密性
7.4. 终端和网络的局限性
7.5. 业务与终端、网络的强关联性
8. 其他
8.1. 光纤通道存储区域网络FC SAN
8.1.1. 有两个较大的缺陷分别是成本高和复杂性
8.1.1.1. 【高21上选04】
8.1.2. 原因就是因为使用了 FC
8.2. 视频占用带宽最大跟手机看视频费流量一个道理
8.2.1. 【高19下选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