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服务的小企业网站建设,wordpress站外链接页面,东莞微网站建设公司哪家好,做网站开发需要什么在上一章中讲到“界、源、算、质、查”五步法实现企业组织碳的完整核算流程#xff0c;本章将针对其中的“源”- “识别排放源”这一步骤来展开,主要分析其识别方法、实操案例#xff0c;并列举注意事项。 企业识别碳排放源是指在组织边界内找到产生碳排放的设施#xff0c;… 在上一章中讲到“界、源、算、质、查”五步法实现企业组织碳的完整核算流程本章将针对其中的“源”- “识别排放源”这一步骤来展开,主要分析其识别方法、实操案例并列举注意事项。 企业识别碳排放源是指在组织边界内找到产生碳排放的设施并按照运营边界的分类模式进行分类和记录的过程。排放源的识别需要工作人员兼备理论知识及现场摸索经验在熟悉企业排放源类别的基础上开展工作避免现场排查时遗漏排放源的现象发生。 
一、如何识别排放源 
排放源的识别具体包含四大步骤获取重点用能设备清单、交流工艺流程、巡场、以及列清单。 
Step 1: 获取重点用能设备清单 
到现场后第一步要获取重点用能设备清单。因为绝大部分碳排放都来自能源的消耗所以有了这个清单基本上就能识别大部分排放源如锅炉、窑炉、大型电机等一定都在这个清单上。 
稍具规模的企业一般都有重点用能设备清单。如果没有可以通过问答的方式来确定重点用能设备。最简单且直接的方式就是提问如询问企业有没有使用煤炭、石油铜品和天然气是否外购蒸汽或热水这些能源分别用在哪些设备上…⋯根据企业技术人员的回答基本能识别出能源使用的排放源。 
Step 2: 交流工艺流程 
第二步要跟技术人员交流企业的主要工艺流程以及确认每个流程涉及的化学反应过程。如果有工艺流程图那么最好让技术人员按照工艺流程图来讲解一遍。 
Step 3: 巡场 
所谓巡场是指去现场挨个确认排放源顺便识别在前期交流过程中遗漏的排放源。 
巡场主要有两种模式 
1) 按照工艺流程顺序巡场——针对工艺流程复杂的工厂 
2) 按照工厂建筑布局巡场——针对工艺流程不那么复杂的工厂 
涉及工艺流程的部分走到每道工序处都需要现场查看该工序的物料清单观察用了什么原料、产出了什么产品以及看看里面是否包含碳材料。同时了解反应过程中是否有温室气体产生或者泄露如果有那么这道工序就是排放源之一。 
Step 4: 列清单 
识别完排放源后需要依照《温室气体核算体系企业核算与报告标准》GHG中要求的范围一、范围二、范围三的分类方式进行归纳具体分类方式在《碳实践|基于“界、源、算、质、查”五步法实现企业组织碳核算》这篇文章中提到过。同时也要依照ISO14064:2018标准中要求的类别1-6进行排放源的分类并列清单为之后的碳排放量计算做准备。 (图1:ISO14064:2018温室气体清册分类) 
二、某光伏企业识别排放源实操案例 
01案例背景 
某光伏生产制造企业拥有从硅片、电池到组件生产的垂直一体化太阳能产品制造能力。对该企业进行组织层面碳核算时需要先从法人边界、工艺流程等主要维度对其进行排放源的识别排摸。 
02法人边界内排放源的整体识别 该光伏生产制造企业的法人边界内包含拉晶、切片、电池、组件四道核心生产制造工序以及车辆、食堂、宿舍等企业日常运营部分。 
► 生产制造 
从生产制造的角度出发根据企业所提供的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图、各工艺主要设备列表总结出拉晶厂区主要设备有拉晶炉切片厂区主要设备有切片机电池厂区主要设备有制绒设备、碱抛设备等组件厂区主要设备有串焊机、层压机、剪裁机等。 
以上设备定义为主要排放设施/活动设施。由于这些设备的使用都应用电力因此该设备所对应的排放源均为“外购能源”属于范围二、类别2排放形式产生的主要温室气体均为CO2。 
► 运营 
另外从辅助生产及日常运营的角度来说通常涵盖厂内运输车辆、食堂、宿舍等产生碳排的主体。以下列举几种示例 
① 厂内运输车辆一般包括叉车、货车等每类车型又分为汽油、柴油、用电等使用燃料形式。例如电动叉车作为其中一种排放设施其排放源则为外购能源归属于范围二、类别2产生的主要温室气体为CO2而对于柴油货车来说其排放源则为“运输燃料”归属于范围一、类别1产生的主要温室气体为CO2、N2O、CH4。 
② 食堂食堂作为法人边界内排放设施对应排放源为固定燃烧归属于范围一、类别1产生的主要温室气体为CH4。 
③ 员工宿舍化粪池作为宿舍区域内排放设施其对应排放源为废水处理、属于范围一、类别1产生的主要温室气体为CH4。 
03工艺流程中的排放源识别 (图2:某光伏生产制造企业拉晶工艺流程图) 
以拉晶工艺为例识别相关排放源 
► 原材料硅料、氩气等原料 
a) 范畴别范围3间接排放 
b) 类别类别4 
c) 排放源获取材料 
d) 活动设施制程中使用多晶硅、制程中使用氩气 
e) 可能产生的温室气体种类CO2 
► 设备拉晶炉等耗电加热设备 
a) 范畴别范围2间接排放 
b) 类别类别2 
c) 排放源外购能源 
d) 活动设施拉晶炉 
e) 可能产生的温室气体种类CO2 
04排放源清单 
从企业的法人边界、生产工序等维度将相关排放源识别后需按照GHG以及ISO14064标准要求进行排放源清单编制。以下为该光伏生产制造企业排放源清单编制参考示例 (图3:某光伏生产制造企业温室气体源鉴定表-节选) 
► 清单编写注意事项 
① 对应活动/设施、排放源、范畴别、类别、以及可能产生的温室气体种类为排放源编制的必要填报项。注排放设施属于某一地理边界、组织边界或生产过程中的移动的或固定的一个装置、一组装置或生产过程。 
② 排放源型式可以作为选填项不同国家或地区有不同的排放源型式分类要求例如台湾地区在温室气体盘查指引中建议范围一及范围三的排放源都应按照“固定燃烧源E、制程燃烧源P、移动燃烧源T、逸散排放源F进行再分类。而其他区域政策则建议仅需将范围一的排放源按照“E/P/T/F”进行再分类即可。以下规则节选自台湾地区对于温室气体排放排放量盘查指引文件 (图4:各排放形式与范畴别对应关系资料来源台湾环保署温室气体排放量盘查登录作业指引) 
③ 在排放源排摸识别的过程中会有遗漏的可能性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易忽略的排放源 (图5:常见的容易忽略的排放源) 
三、排放源识别实操Tips 
l 识别排放源的时候应同步考虑数据收集的颗粒度例如某企业法人边界内有多个生产区域但用电量是统一计量的难以拆分则在编制排放源清单的时候就应考虑将该排放源进行细分以便后续活动数据的填报。 
l 要考虑数据的可得性当数据难以收集且排放占比较小时该排放源则可忽略。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欢迎私信我们:AMT企源碳管理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