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理财网站建设方案,网页设计要用什么软件,山西建设网官方网站,挂机宝可以做网站吗转发火哥的一篇文章为什么要去一线城市打工现在网上很多这样的话题#xff1a;深圳的高房价会导致人才流失吗#xff1f;年轻人是不是在逃离北上广#xff1f;一线城市工资是老家省会的一倍#xff0c;消费#xff0c;房租也比老家省会贵一倍#xff0c;赚多少花多少为什么要去一线城市打工现在网上很多这样的话题深圳的高房价会导致人才流失吗年轻人是不是在逃离北上广一线城市工资是老家省会的一倍消费房租也比老家省会贵一倍赚多少花多少为什么还要去一线深圳教育医疗并没有优势房价还这么贵何时才能买房安家现在应届生还值得去一线发展吗……尽管问题下面有无数的吐槽和嘲讽每年也有不少人离开但一线城市每年依然几十万人口净流入这就是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微观个体和宏观趋势的割裂。既然一线城市有这么多缺点为什么每年依然有那么多人趋之若鹜呢本质上还是市场经济那只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在一线城市普通打工人的原始资本积累速度要快于二三线城市。用火哥最熟悉的深圳为例工资确实高于二三线(2020社平工资10646 文化程度不高的装修工技术蓝领都能月入10k~20k)尽管房价高消费也贵但外来打工人可以租住在相对廉价的城中村通过压缩生活标准与开支每个月能攒下的钱还是比二三线要多。很多深圳月入15k的工作二三线只有7k, 生活在深圳城中每月开支5k, 生活在二三线城市每月开支3k。深圳每月可以结余10k二三线只能结余4k每月结余差6k这6k就是一线城市附加值。虽然很多人认为一线房价物价比二三线多出来的6k并没有增加多少购买力。但实际上一线城市的人一天也只吃三顿饭而不是六顿每月维持生活的基本消费是有上限的考虑到一线城市股票基金债券的价格和二线城市并没有差别如果将结余的钱用资本价格计算很明显在一线能更快地积累原始资本。尽管积累的资本可能不足以在一线买房但能帮助你更快地在二三线或者老家置业或者给家人提供经济支持。尽管深圳这种一线城市教育医疗并没有优势每年过来淘金的人还是络绎不绝进一步说明教育医疗这些因素对于城市竞争力来说都是次要的主要矛盾还是在于能不能赚到更多的钱能不能更快地积累原始资本这也应验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从古至今不变的人性。从宏观上看高房价并不是逼走人才的原因(微观个体上确实有人因为房价高而离开但是宏观上分析看的是群体而非个人)而是高收入人才聚集导致的结果因为大量高素质高收入群体涌入而住房供应不够才导致房价过高。只有一线薪资相对于二三线没有任何优势的时候人口流入才可能为负房价作为人才流出的结果才可能跌下去。一线的高房价和互联网公司高市值有相似之处值钱的不是钢筋水泥和土地不是电脑服务器和程序是流量带来的附加值。没有流量的网站做得再好也是不值钱的没有人流量的城市环境设施再好房产也卖不出高价。所以年轻人要不要来一线重点还是在于是否需要更快地积累原始资本其它因素反而都是次要的。而原始资本的奥义很多年轻人可能理解不深火哥不得不深入剖析一下。原始资本的奥义还记得小时候的梦想吗长大是想成为科学家宇航员体育明星还是企业家艺术家……再看看现实生活中的保安大叔外卖小哥食堂大婶扫地阿姨售货员小姐姐装修工师傅……难道他们小时候就没有科学家体育明星的梦想都是发自内心地热爱这份平凡的蓝领工作虽然每个人的天赋能力确实有差异但我相信绝大多数人小时候都不会梦想成为一名保安快递员扫地阿姨……到底是什么驱使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份平凡的工作以养家糊口而不是继续深造探索未知的世界在99次失败之后还有勇气追寻第100次的成功既而感叹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就是原始资本的奥义这也是职业发展畅销书说了无数遍踏实、勤奋、沟通、担责、情商、正能量、向上管理、及时反馈、自我激励、不断学习、自我提升等正确的废话之后也不会触及核心问题——注意原始资本的积累。遇到老板领导PUA或者画饼是正面刚回去还是忍气吞声妥协被分配到自己不愿意做的没有价值的工作任务是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还是苟着继续做下去觉得行业没前途或者想变换专业赛道是可以马上辞职出国读研读博华丽转身还是想着没还完的房贷嗷嗷待哺的孩子高昂的沉没成本继续沉沦遇到996加班奋斗逼内卷成性是007爆肝内卷到底还是每天8小时打卡下班绩效考核呵呵一笑……在职场上遇到这些你会做出什么样的决策主要还是取决你的原始资本积累程度即你积累了多少家底那些所谓的情商沟通向上管理只是一些表面的功夫罢了。一个家庭有了一定的原始资本积累职场的容错率也会高很多。王首富公子思聪拿着他爹5个亿的小目标投资熊猫直播失败之后继续潇潇洒洒。维特根斯坦家族是欧洲钢铁巨头他曾经学习过物理机械数学等专业都没有啥成绩不断试错之后拜投罗素门下学习逻辑哲学终于成为了20世纪著名哲学家。李寒X宁波雅戈尔老板独生女在凯石投资做了N笔不成功的交易之后回家族企业接班任总经理其间业绩乏善可陈直到压中宁波银行……对于没有原始资本积累的打工人这些失败的经历可能会是致命一击但对于资本雄厚的他们来说只是积累经验增长阅历的一个小小波折而已。打工人只有在职业起步阶段尽可能快地积累原始资本才能在接下来的日子掌握更多的主动权。你在一线城市早早积累了一套房你就掌握了和奋斗逼同事内卷的主动权。因为有了房之后你未来每月的住房开支被锁定不会再增长。奋斗逼即使再能加班他的生活成本也会随着房租通胀增长5年10年之后有房者只需要20k月薪就能比25k的奋斗逼生活水平更高当奋斗逼要求的薪资太高失去性价比之后最终会被老板抛弃。这就是为什么仅有一套工作地自住房房价上涨也和你有关因为这高房价抬高了看不见的竞争对手的生活成本最后帮你卷赢对手的并不是你多努力而是不断攀升的房价房租以及生活成本。如果你除了自住房每月还有接近工资50%的被动收入可能不稳定你就拥有了选择工作的主动权不会鼠目寸光为了多几K乃至1万的工资跳槽去996牺牲用于自我学习提升的闲暇时间。当你的被动收入和工资相当时就有了选择老板的主动权遇到三观不合的老板随时跑路不稀罕那点工资。当你拥有N套房以及大量股票债券等生息资产每月有超过工资数倍的稳定现金流之后这时候你基本财务自由有了选择人生的主动权去追求自己热爱的事情吧。总而言之没有足够原始资本积累的打工人只能参与资本家制定内卷游戏被迫沦为工具人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梦想为有资本的人服务去从事一些机械琐碎重复而没有成就感的工作。尽快为自己为下一代积累原始资本让自己或者下一代尽早掌握职业的主动权这才是打工人职业发展的真正奥义。软资产硬通货关于公司资产负债表分析这样一个观点资产是软的负债是硬的。啥意思呢这是说公司的生产设备技术专利存货原材料等生产性资产的价格在经济周期中有很大弹性空间形势好公司赚钱的时候可以给出很高的估值形势不好公司亏损变卖资产套现时往往会缩水打折贱卖。而公司的债务确是实打实的硬通货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公司形势不好时那些债务不但不减免还要按时还本付息分文不少。即使公司破产也是债权人先拿走抵债资产才轮到股东。那么对于个人来说哪些东西是个人的软资产哪些是硬通货呢以前常听人说这个社会是看能力不问学历真的是这样吗其实“能力”属于个人的一种软资产。因为在社会上能力并没有一个公认的评价标准评价他人能力的时候主观性很强比如张工跳槽互联网之后年薪百万前同事李工认为张工做得工作没有技术含量能力不如自己不值这个价而张工的老板王总认为他可以解决问题对得起这个行业价……所以所谓能力就是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东西尤其是懂得某些技术细节的能力只有在特定的场合特定的公司才能产生价值换一个场景可能就没有用武之地了。所以说“能力”其实是一种软资产弹性空间很大但是缺乏公认的价值和标准需要的你的时候很值钱不需要的时候不值一文。这也是为什么面试是一门玄学因为面试官们对“能力”的评价也没有一个公允的标准很多时候他们只是在找符合自己主观标准的候选人罢了。而学历编制资格从业证书这些东西对于个人来说才是硬通货在社会上有它的公认价值。清北复交的名校毕业证不管跳到哪个公司老板一般会给个机会很少有说不承认的。没有行医执照的人哪怕他口口声声说自己医术多高超能力多高强恐怕大部分人也不敢让他给自己做手术吧对打工人而言行走职场到底积攒了多少公认的硬通货值得深思。薪资是三维矢量薪资是职场打工人最关注的话题然而大部分人对薪资的认知框架是有误的只看到了表面数字的年年增长因而大部分人勤劳一生也只能温饱有余富裕不足。就像扫地阿姨售货员等普通蓝领90年代的一个月工资只有两三百现在一个月有三四千二十多年工资也增长了十几倍那么他们变富裕了吗有些人看到了通货膨胀但是实际通胀只是每年3%左右的CPI数字这么简单吗你同届毕业的10个同学大家起薪都是10K,3年后你加薪到15K,其他同学都20K了请问你实际的薪资到底有没有增长要看透薪资增长的真正奥义就得引入新的概念——三维矢量薪资模型。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的薪资不是月薪20k这种一维标量而是[时间戳月薪群体范围]构成的三维矢量例如[2020年, 月薪20k, 深圳头部20%打工人]。为什么要用3维矢量描述呢这就是为了提醒你直接比较薪资的数字是没有意义的。就像高中物理里的速度是二维矢量[速度值方向]只看值不看方向比较速度是会犯错的。如何理解[时间戳月薪群体范围]这个三维薪资矢量呢首先跨时间直接比较月薪的数字是没有意义的比如很多人就错误地认为2020年的15k比2015年的10k薪资高工作5年从10k加到15k年年都“加薪”。其次加上群体范围(大意是有多少人能拿到这个数), 就可以表明拿到这个薪资到底是什么难度什么水平。例如深圳月薪5000 在2000年前50万的打工人才能拿到属于普通公司中层以上水平而在2020年应该有1000多万人能拿到属于底层蓝领水平。所以只有用[时间戳月薪群体范围]才能真正描述同等购买力的薪资水平。那么每年到底要加薪多少才是真正的加薪呢要讲清楚这个问题先要理解货币和财富的区别货币只是描述当前财富的一个符号单位而已一个国家的财富(全年GDP)本质不是多少钱也不是多少黄金白银美元而是社会上所有人创造的产品和服务的总和这也是劳动创造财富的真正含义。比如2020年中国的GDP是100万亿人民币这100万亿人民币只是用来衡量全年创造财富的一个货币单位其实GDP的货币单位是100万亿10万亿还是1万亿其实都没有关系这就好比一碗粉是20块钱还是10块钱或者5块钱都没有关系本质上还是创造了一碗粉的财富只不过大家的工资货币单位也会从10k变成5k或者2.5k货币单位数值大小不会影响社会财富的本身。那么衡量一个人真正拥有的财富多少直接用货币单位(比如100万1000万1亿)其实是错误的真正的衡量方法应该是用他所拥有的货币单位占GDP的百分比来衡量。比如火哥老板年收入1亿除以100万亿GDP,得到结果是100万分之一(0.0001%),看起来是一个很小的数字但是考虑到中国有14亿人人均GDP就是100万亿的14亿分之一那么0.0001%的财富是一个平均中国人一年创造价值的1400倍也就是他一个人的年收入等于1400个普通人之和这样看是不是就很可观了虽然占GDP百分比是才是衡量个人财富的正确的单位但是奈何这个数字实在太小每次计算转换单位都有点麻烦不够直观我们一般不直接拿来使用。换一种计薪方法衡量薪资似乎更科学即N倍人均GDP为单位比如2000年人均GDP是8000元那么年薪10万就是12.5倍人均GDP而2020年人均GDP是7万元那么年薪10万就是1.43倍人均GDP,而2020年12.5倍人均GDP大概是87.5万元年薪也就是说2000年的年薪10万折算到2020年应该是年薪87.5万的水平印象中我爸公司的副总在2000年大概是年薪10万水平而年薪87.5万现在应该也是一般中型制造企业副总或者总监的薪资水平。因而真正评估加薪的方法不是直接看货币数字的增长而是应该看增幅百分比并且要找到一个参考百分比的标准比如名义GDP增速。因为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货币薪资数字的增长而是所拥有的财富的增长。为什么是名义GDP增速呢这里解释一下国家每年发布的GDP增速6%是实际GDP增速是扣除了CPI通胀的而我们拿到手的工资是实打实的货币是包含通胀印出货币是没有扣除CPI的。这就好比去年生产了10碗粉每碗10块钱那么创造了10碗粉的财富得到100块钱名义GDP今年生产了11碗粉实际的财富增长10%(实际GDP增长10%)但是每碗粉涨价到11块通胀率10%,最后得到121块钱的名义GDP,名义GDP增长是21%。虽然国家只计入一碗粉的实际GDP增长(10%), 但是你用每碗11块钱价格卖掉11碗粉却实打实的拿到121块钱修正后的名义收入增长应该是21%回到现实生活只有你每年的货币薪资增长超过了名义GDP的增速你的年收入在GDP所占的百分比才不会降低你每年所获得的实际财富才会正增长。现在每年的实际GDP是6%左右CPI一般在3%左右波动那么你每年超过9%以上的薪资增长部分才算是加薪如果增长低于9%实际的财富增长是缩水的。但是很多薪资低于9%名义GDP增速的人却被每年增加的数字所迷惑觉得到手的钱变多了购买力也强了以为确实在加薪啊。这是因为一般的工业批量化消费品例如可乐冰箱电视洗衣机汽车手机等等价格增速确实比较低大家慢慢加薪之后买得起了看起来购买力增长了。但是一般人都会忽略人力服务成本的增长大家名义上都加薪整个社会的人力服务成本名义上是越来越贵的这就造成了一个加薪悖论扫地阿姨二十多年间薪资从两三百增长到三四千购买力也变强了买得起冰箱洗衣机手机等很多消费品但是却雇不起另一个扫地阿姨长期帮她扫地。名义薪资增速低于名义GDP增速(目前9%)的人只是看起来在薪资数字在增长但是并不会变得富裕他们的涨薪只是能多买一些批量化消费品而已却雇不起更多的人长期给他们提供服务。贫富是相对的如果大家都涨薪是无法改变贫富相对状态的只有超过名义GDP的年化增长才能让你的财富真正增长而不是仅仅是手上的货币数字变多而已。最后用[时间戳月薪群体范围]这个三维薪资矢量理解一下薪资水平变化。例如[2015年 深圳社平工资6100, 全深圳打工人]和[2020年深圳社平工资10646, 全深圳1222.44万打工人]这两个三维工资矢量才是等价的它反应的是不同时间点同一个水平线的人薪资数值的状态具有参考性我们可以推算深圳近5年社平薪资年化增长11.5%左右这个增速是超过全国的GDP名义增速大概9%这也证明一线城市打工人原始资本积累速度确实高于其它地方深圳2015年实际GDP 1.75万亿2020年实际GDP 2.77万亿实际年化增长9.5%算上CPI名义年化增速12.5%, 比社平增速稍高考虑到政府税收增长等因素一般社平工资增速很难超过当地名义GDP。如果你在深圳工作近五年每年加薪幅度要超过11.5%你的收入排名相对于其他打工人才会进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加薪你和这座城市高房价的距离才会缩小。再看看一线IT大厂应届生的情况[2015, 月薪10k 一线IT大厂应届生] [2020, 月薪20k 一线IT大厂应届生]这两个矢量基本行业等价有可比性5年年化增长15%这个增速是惊人的超过了深圳的名义GDP,进一步证明这个行业人才是相对稀缺的(否则应届生薪资增长怎么会超过平均水平)在这座城市是有一定领先优势的对薪资增长有带头作用。火哥了解到一线城市普通装修工的薪资的情况[2007年, 160元一天 深圳所有装修建筑工] [2017年, 370元一天 深圳所有装修建筑工] [2021年, 500元一天 深圳所有装修建筑工] 这三个矢量在装修施工行业是等价公开透明的可以看出从2007-2021, 14年间 装修工价年化增长8.5%稍微低于全国的GDP名义增速,可见如果你名义薪资年化增长如果低于8.5%随着时间带来的复利效应你的收入最终会赶不上没上过大学的普通装修工如果这时你也没积累足够的原始资本最终会为了老板多给一点点工资妥协沦为廉价劳动力去从事那种重复性机械性没有成就感的工作。跳槽行情的判断与大厂的薪资锚有童鞋觉得一定要把某项牛逼的技术全部学完才能去准备跳槽否则会不踏实拿不到想要的薪资。这其实缺乏对求职市场行情的敏感度。你可以不了解市场但是市场和资本家一定会了解你。稍微大一点的公司老板和HR每年都会做市场薪资调查在行情火热的时候会高薪抢人在行情不好的时候打压求职者薪资。一般在紧缩周期(比如2014年2018年)不容易谈到高薪在通胀周期(比如2020年下半年至今)才容易要到高薪。所以搞技术的童鞋一定多关注求职市场的温度了解市场行情的变化踏准市场节奏和行情乘着行情火热的时候跳槽抬价而不是让市场等你把技术都学完把高薪好好岗位留给你。技术是永远学不完的但是市场是有阴晴冷暖周期的好的行情不是随时都有的。另外还有一些童鞋认为高薪岗位都是大厂才有的和小公司有什么关系。其实这是用孤立的眼观看待事物可笑地认为大厂员工和小厂之间是生殖隔离老死不相往来的。实际上一线大厂的不同职级的薪资是整个行业的锚也是普通打工人对未来薪资的一个期望空间和上下限参考标准。首先很多小公司核心团队都是大厂出来创业的他们招人定薪的时候会参考大厂标准甚至有些小公司号称对标华为腾讯甚至略高于华为腾讯的薪资方案。其二大厂和小厂之间的员工实际上也是互相流动的如果小公司完全开不起大厂的薪资怎么能招到BAT华为跳槽出来的员工同理很多小公司HR对大厂的职级和薪资水平是非常清楚的你虚报一个超出范围的薪资根本蒙混不了她们。其三现在华为OPPO VIVO等大厂也会降低学历门槛招一些OD外包员工名义上是同工同酬的(一般基本月薪差不多差距在股权年终分红上)每年招聘的OD外包人数还不少有一点技术的小厂员工都有较大概率拿到offer, 如果小厂的薪资比大厂OD外包还低一截还能靠什么长期留住自己的员工呢最后大厂之所以是大厂主要还是公司员工多(至少上万)每年招人多同时流动也大每年可以消化很多行业人才比如华为之前每年校招应届生都上万人。一旦华为腾讯这些一线大厂开始加薪滴滴头条小米之类的二线大厂跟进整个行业的薪资就会上一个台阶小公司为了还能招到人留住人也得提升薪资不至于差距太大。比如去年校招各个互联网大厂都是先口头offer, 等其他大厂先出价然后再加价offershow上一片热闹的场景。一二线大厂给名校生抬完价之后火哥了解到一些普通双非学校毕业生去行业内三四流的公司待遇也比往年高了几K。所以火哥还是那句话如果你没有啥不可替代的绝对优势跳槽薪资也能大幅提升不用怀疑了肯定是行业整体薪资水平上浮了永远不要低估了资本家的精明。